体育教学虽然有许多自身的特点,但体育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,有的放矢地进行体育教学,这对于有效控制课堂气氛、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 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时,不仅需要运用思维,而且还要反复练习。这时,感知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。教师掌握了感觉、知觉的心理活动规律,便可以更好地运用直观教学原则,引导学生迅速领会教材的动作要领;教师掌握了注意的心理规律,可以有效地排除教学环境造成的干扰,集中学生注意力,进行课上内容的练习;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,教师还可以更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。 根据意志活动的规律,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去克服困难,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,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;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,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品德教育,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,克服不良的习惯。因此,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,摸清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特征与变化规律,会给自己掌握教学的主动权,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,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。 此外,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,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、性别、生理和心理特点。体育教材项目繁多,内容极其丰富。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、性别以及生理、心理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,对于课堂气氛有着直接影响。 当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,男女生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,此阶段的体育教材,应根据男女生具体情况来安排。女生与男生相比,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习体育的因素。比如:在生理上,女生四肢短,重心低,体内脂肪多,肌肉力量差等;在心理上,女生普遍胆量比较小。当然女生也存在一些对体育有利的因素,如女生一般比较爱美,在身体的协调性、柔韧性、艺术感、韵律感方面比男生强。根据以上特点,安排女生的体育教材应特别注意由简到繁,由易到难,循序渐进的原则。教材的难度、强度不要过大,可多安排一些优美,富有艺术性,节奏韵律较强的教材内容。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,身体的生长发育日趋完善,身体素质逐渐增强,掌握技术的能力也逐步提高。因此,在安排男生的体育教材时,要注意动作的难度和运动的强度,应与男生年龄增长相适应。 由此可见,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,正确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,并且选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,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,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。 |